|  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。凡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、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“痔”。【临床表现】
 以便血、疼痛、瘙痒为主症,痔核脱出呈球状而影响排便。
 【诊断】
 首先根据肛门、直肠检查确诊,排除直肠癌、直肠息肉。再观察便血,颜色鲜红,甚至在排便时呈喷射状,此时伴有小血管破裂。在背部寻找痔点,为皮肤表面红色丘疹,约在隔俞至小肠俞之间部位。
 【辨证】
 气滞血瘀,气虚下陷,湿热下注。
 【治疗】
 1.治则:理气活血,益气升阳,健脾除湿,消痔止血。
 2.基本操作及处方
 a.长强、会阳熨法;
 b.百会和肛门外部守法;
 c.承山、委中点压。
 3.加减
 气虚重者加气海、膻中、脾俞点压;气滞重者加两胁沿肋骨下缘刮法,血热血瘀者加血海,中冲点刺。
 4.方义
 长强属督脉,会阳属足太阳经,为近部取穴,穴连三点成的三角区域可理气活血,通至肛门处,缓解疼痛。百会位于巅顶,有举下陷之功;承山,委中为足太阳经穴,足太阳经别入肛门。使用病灶部位局部守法能够通畅微循环,达到消痔目的。
 |